|
|
|
|
|
|
|
氣傳花粉監測 |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對于了解環境中氣傳花粉濃度的時間及空間分布特點、氣傳花粉的監測和分析方法、花粉預報及花粉濃度分級花粉方法的研究。
|
 |
|
|
|
|
|
|
|
紫外輻射增加后麥田的小氣候特征研究 |
利用小麥灌漿期作物群體小氣候觀測資料,分析研究了過量紫外線照射后農作物群體小氣候(總輻射、紫外輻射、溫度等)的時空分布特征,發現紫外輻射(UV-B)增強使小麥群體中下部的總輻射高于對照區(CK),不同處理組下部的總輻射日振幅不同:CK(無UV-B區)>T1(UV-B增強3.8%)>T2(UV-B增強11.4%);小麥群體的紫外輻射強度在各個層次上均大于對照區;小麥群體的中下部溫度明顯高于對照區的溫度,中上部反之,CK處理氣溫梯度遠大于T2處理氣溫梯度。
|
 |
|
|
|
|
|
|
|
風電場風能資源測量和評估技術規定 |
為加強風電場風能資源測量和評估技術管理,統一和規范工作內容、方法和技術要求,提高工作成果質量,根據國家標準GB/T18709-2002《風電場風能資源測量方法》和GB/T18710-2002《風電場風能資源評估方法》,制定《風電場風能資源測量和評估技術規定》。來源:中國風電信息管理中心 2010-6-4
|
 |
|
|
|
|
|
|
|
大氣污染擴散的氣象因素 |
大氣污染擴散是大氣中的污染物在湍流的混合作用下逐漸分散稀釋的過程。主要受風向、風速、氣流溫度分布、大氣穩定度等氣象條件和地形條件的影響。
研究不同氣象條件下大氣污染物擴散規律的目的在于:①根據當地氣象條件,對工業規劃布局提供科學依據,預防可能造成的大氣污染;②根據當地的大氣擴散能力和環境衛生標準,提出排放標準(排放量和排放高度);③進行大氣污染預報,以便有計劃地采取應急措施,預防環境質量的惡化(長期的)和防止可能發生的污染事故(短期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