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中心 → 綜合新聞(News)
→ 氣象應急車,活躍在抗震救災第一線 |
|
|
氣象應急車,活躍在抗震救災第一線 |
來源:四川省氣象局大探中心 發布日期:2008-06-06 09:53:48 |
5月12日14時28分,汶川爆發7.8級特大地震,位于氣象雷達塔樓頂層的四川省大氣探測技術中心震感非常強烈。在中心領導的指揮下,全體人員快速從樓梯間撤離。人們還在驚恐未定之時,省氣象局趙廣忠局長已召集了緊急會議,要求全體大探中心人員立即進入緊急狀態,集中全部應急物資到培訓中心球場上,中心全體人員全體緊急行動起來。省局隨即又下達指令:立即組織一線氣象應急搶險服務組,緊急啟動應急氣象車奔赴災區一線,建立通信、探測、氣象服務平臺,靠前開展工作。大氣探測中心黃浩東副主任帶隊,由信息中心邵戎、氣象臺堪貴詢、氣象影視中心程衛疆、大氣探測中心胡春、楊濤、武成明和徐建民組成的8人應急服務組短的時間組建,經過約20分鐘內完成簡單的準備,于16時05分起程趕往災區。 按照趙局長“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量靠前”的指示精神,越野車和移動氣象應急車克服了道路擁堵于17時30分經過都江堰城區,看見當地受災嚴重。繼續前行,向著地震中心――汶川縣映秀推進。公路兩側慘不忍睹,皆是被震跨的民房。為了補足燃料,先后去了五個加油站都因停電或加油站受損都沒加上。最后一個較小加油站經我們全力說明要進山搶險,并可以用我們發動機給加油站供電后,在加油站領導的安排下才保證了兩輛車和設備用發電機的燃料補充。 進入山路,路面上不斷出現從山上滾落下來的大大小小石塊,行進十分艱難。當行進至紫坪鋪水庫對岸,車輛擁堵嚴重,山體大面積滑坡公路阻斷。經與當地一位鄉干部詢問,說山下有一條鄉際公路可從子坪鋪水庫大壩繞過滑坡區,我們讓他帶路,行進約兩公里時,得知前方公路已斷路,當時觀察周圍地形,我們左側上方山體極不穩定,隨時都會有巨石滾落的危險。應急服務組當機立斷:掉頭撤回都江堰再做打算!回程中,看見許多廳局的應急車輛快速開來。 進入都江堰城區,由于停電,一片漆黑,而且中國移動和聯通通信已全部癱瘓。服務組必須到有手機信號的地方與省局領導取得聯系。為此再次駛入成灌高速,在高速路口通過手機向省局領導匯報了我們的位置和所見到的災情,并請示省局是否先到受災嚴重的都江堰市當地氣象局開展工作。省局同意在都江堰氣象局待命。后為了盡快建立服務平臺,服務組人員進行了短暫研究,再上高速返回都江堰,到達市氣象局已近20時,得知都江堰氣象局也受災嚴重,并有人員傷亡,立即用局里的電話向省局領導做了匯報。到這個時候,服務組全體人員才想起從到現在還沒吃任何東西,立即發動應急發動機,給應急車供電,并請都江堰局的職工一起在車上以礦泉水和餅干解決了“晚飯”問題。這時省局林勇副局長從外地趕來了,指示:應急車就地部署,通過衛星鏈路與北京、成都實現通信,全部車載設備盡快進入應急工作狀態。 21時左右全體人員立即行動起來。一方面選定部署場地,固定底盤――升起衛星天線尋星對準――與北京總站聯調――確定各設備相關參數,在總站的大力協助下,經過應急人員多方努力終于在23時打通衛星信道,隨即啟動了可視會商系統。北京、成都在第一時間看到了應急車內外的影像,語音傳送效果良好。另一方面,車載地面氣象觀測系統開始工作,采集數據,并實現傳送。影視中心小程沿途就沒停止過采集影像資料,包涵熱淚紀錄下災區慘烈的畫面。 駕駛員建民同志在開往都江堰氣象局途中發現應急車發動機冷卻風扇有損壞,到局后立即與依維柯北京總部去得聯系,要求緊急修復。經北京總部下令,成都依維柯公司經理帶領維修人員趕到現場,更換了水箱和風扇,使車輛恢復良好狀態。 與此同時,都江堰氣象局閔、肖二位局長,帶領全局職工,忍著失去同事的悲痛,為發動機準備了汽油。 一個通宵過去了,市電、自來水均沒有,余震不斷。應急車連線著北京、成都,服務組每個人各負其責,空閑時間靠在車椅上睡一會兒,餓了吃點餅干和礦泉水,沒人言苦,沒人喊累。所有人都在緊張的工作著。他們心系著災區無數災民正處在危急得境地,肩負著為救援搶險氣象服務和向北京傳送影像數據的神圣職責,忘記了疲勞,忘記了饑餓…… 12日晚上到13日晚上,都江堰市普降中到大雨,由于都江堰距離汶川地震中心較近,地震造成災害損失十分巨大,短時間不可能恢復水電供應,移動通訊全部中斷。前方小組全體工作人員在極其艱難的環境中,開展了各種應急保障服務工作。通過應急車與中國氣象局有關單位及四川省氣象臺會商室進行了溝通和交流:13日上午8時、14日8時,中央氣象臺與四川應急車進行了現場連接,林勇副局長就都江堰市的天氣實況作了說明,同時將12、13日拍攝的災情素材上傳并播放;13日下午,中國氣象局王守榮副局長及四川省氣象局趙光忠局長等有關領導中國氣象局王守榮副局長和省局趙廣忠局長來到現場看望大家,成都市局和大氣探測中心送來了補給,都給應急人員以極大的鼓舞。 王守榮局長在四川應急車上與中國氣象局應急中心進行了交流,同時又與國務院應急辦進行了溝通;13日晚上9時左右,應中國氣象局沈曉農副局長的要求,林勇副局長與中央氣象臺天氣預報室段副主任、喬副主任進行了工作情況的交流;通過應急車和省氣象臺天氣會商平臺與省氣象局領導及有關處室領導進行了多次工作匯報,與省氣象臺預報員進行了多次天氣會商。 應急車的正常工作離不開大探中心、信息中心和影視中心等單位的通力合作。在汽油、水供應緊缺的情況下,成都市氣象局、都江堰市氣象局隨時組織汽油、水的供應,保證了應急車的正常運轉,做了大量工作。 現場預報員多次通過電話和應急車視頻與省氣象臺進行天氣會商討論,使應急現場能夠隨時了解天氣變化情況。按照省氣象局值班鐘小平副局長要求,應急車要與省氣象臺隨時保持聯系,并且每小時都要向鐘局長匯報一次相關情況。前方小組認真執行了此項要求。5月13日下午應急車順利轉入省應急指揮中心,14日下午3時,總參氣象距李局長參觀考察應急車,并通過應急車與在省氣象臺天氣會商室的鐘小平副局長進行相關交流。期間還并接受了向鳳凰衛視的災區天氣情況咨詢。 時間就是生命,都江堰市救援行動的開展,72小時生命極限就在眼前。影視中心小程不停地在大街小巷采訪著搶救生命的動人場面,不斷通過應急車功能向北京傳送一線畫面。氣溫升高,廢墟中的尸體發出陣陣惡臭,加上疲勞所至,使影視中心小程幾乎休克!大家都繼續堅守著各自的崗位,譜寫作一首動人的生命之歌! 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顧清源也于14日受命趕到現場,經過一個不眠之夜,對現場服務的各方面準備,從5月15日早晨開始有應急組向省、市應急指揮部提供每三小時一次的氣象服務材料。 5月18日下午,隨著災總攻的打響,省抗震救災指揮中心向綿陽轉移,應急服務組隨之也仆仆地趕往綿陽,有很艱巨的任務等著他們,讓我們為他們祝福,祝福全體應急人員更出色地完成任務,不負使命,祝愿每個人平安歸來!(大探中心)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