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高清在线/av中文字幕网址/www.600gao.com/十八女人毛片免费视频 - 一区二区不卡av

首頁 | 登錄 | 華創·觀測者論壇 | 聯系我們
HUATRON 華創 華創風云 專業氣象、水文、環境測量
首頁 關于華創 產品中心 解決方案 資訊中心 資料下載 聯系我們
華創服務觀-忠誠用戶、誠信服務、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Innovation to change the world
華創資訊從服務用戶和科學探索的角度提供最新的產品業務相關的產品應用分析、典型案例報道、上市新品聚焦、行業科學技術文獻及產品應用探索等信息。
 華創新聞
 企業動態(Events)
 綜合新聞(News)
 企業活動(Activities)

 期刊文獻
 產品應用(Application)
 典型案例(Typical Cases)
 新品聚焦(New Focus)
 科技文獻(Literature)
 應用探索(Discovery)
 專業詞條(Professional)

 產品相冊
 SmartMet智能微型站
 Huatron大氣遙感測量儀器
 Huatron大氣降水測量儀
 AdvanceSR太陽輻射觀測儀
 Huatron大氣成分測量儀
 AirIndex空氣環境站
 WeatherLog氣象環境站
 CAMS620智能氣象站
 MAWS800小型氣象站
   期刊文獻 → 專業詞條(Professional)水質的定義與測量

水質的定義與測量

來源:華創風云 發布日期:2011-08-06 16:36:56

水質科技定義

中文名稱:
水質
英文名稱:
water quality
定義:
水體物理(鹽度、懸浮物、色度等)、化學(無機物和有機物濃度)和生物(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棲生物)的特征及其組成情況的優劣程度。
應用學科:
生態學;水文、水資源

水質(water quality )水體質量的簡稱。它標志著水體的物理(如色度、濁度、臭味等)、化學(無機物和有機物的含量)和生物(細菌、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棲生物)的特性及其組成的狀況。為評價水體質量的狀況,規定了一系列水質參數和水質標準。如生活飲用水、工業用水和漁業用水等水質標準。

污染原因

   未經人類活動污染的自然界水的物理化學特性及其動態特征。物理特性主要指水的溫度、顏色、透明度、嗅和味。水的化學性質由溶解和分散在天然水中的氣體、離子、分子、膠體物質及懸浮質、微生物和這些物質的含量所決定。天然水中溶解的氣體主要是氧和二氧化碳;溶解的離子主要是鉀、鈉、鈣、鎂、氯、硫酸根、碳酸氫根和碳酸根等離子。生物原生質有硝酸根、亞硝酸根、磷酸二氫根和磷酸氫根離子等。此外,還有某些微量元素,如溴、碘和錳等。膠體物質有無機硅酸膠體和腐殖酸類有機膠體。懸浮固體以無機質為主。微生物有細菌和大腸菌群。

評價指標

   天然水評價指標一般為色、嗅、味、透明度、水溫、礦化度、總硬度、氧化-還原電位、pH值、生化需氧量和化學需氧量等。天然水中的大氣降水水質與當地的氣象條件和降水淋溶的大氣顆粒物的化學成分有關;地表水水質與徑流流程中的巖石、土壤和植被有關;地下水水質主要與含水層巖石的化學成分和補給區的地質條件有關。

基本歸類

   飲用水類:
   飲用水I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質未受污染。
   飲用水II類:較清潔,過濾后可成為飲用水。
   飲用水III類:過濾清潔后可用作普通工業用水
   污水類
   IV類:普通農業用水,灌溉用。
   V類:普通景觀用水。
   劣V類:無用臟水。

劃分標準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基本項目標準限值單位:mg/L
   序號Ⅰ類 Ⅱ類Ⅲ類 Ⅳ類Ⅴ類
   1 水溫(℃)人為造成的環境水溫變化應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溫升≤1 周平均最大溫降≤2
   2 p H值(無量綱) 6 - 9
   3 溶解氧 ≥飽和率90%(或7.5) 6 5 3 2
   4 高錳酸鹽指數 ≤2 4 6 10 15
   5 化學需氧量(COD)≤ 15 15 20 30 40
   6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3 3 4 6 10
   7 氨氮(NH3-N )≤ 0.015 0.5 1.0 1.5 2.0
   8 總磷(以P計)≤ 0.02(湖、庫0.01) 0.1(湖、庫0.025) 0.2(湖、庫0.05) 0.3(湖、庫0.1) 0.4(湖、庫0.2)
   9 總氮(湖、庫,以N計)≤ 0.2 0.5 1.0 1.5 2.0
   10 銅≤ 0.01 1.0 1.0 1.0 1.0
   11 鋅≤ 0.05 1.0 1.0 2.0 2.0
   12 氟化物(以F-計)≤ 1.0 1.0 1.0 1.5 1.5
   13 硒≤ 0.01 0.01 0.01 0.02 0.02
   14 砷≤ 0.05 0.05 0.05 0.1 0.1
   15 汞≤ 0.00005 0.00005 0.0001 0.001 0.001
   16 鎘≤ 0.001 0.005 0.005 0.005 0.01
   17 鉻(六價)≤ 0.01 0.05 0.05 0.05 0.1
   18 鉛≤ 0.01 0.01 0.05 0.05 0.1
   19 氰化物≤ 0.005 0.05 0.2 0.2 0.2
   20 揮發酚≤ 0.002 0.002 0.005 0.01 0.1
   21 石油類≤ 0.05 0.05 0.05 0.5 1.0
   22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0.2 0.2 0.2 0.3 0.3
   23 硫化物 ≤0.05 0.1 0.2 0.5 1.0
   24 糞大腸菌群(個/L)≤ 200 2000 10000 20000 40000

詳細介紹

  水在環境作用下所表現出來的綜合特征,即水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成分。自然界中的水,是由各種物質(溶解性和非溶解性物質)所組成的極其復雜的綜合體。水中含有的溶解物質,直接影響天然水的許多性質,使水質有優劣之分。
   水中含有的物質種類很多,有溶解于水中的 O2、N2、CO2、H2S氣體,Cl-、Na+、K+、Ca2+、Mg2+、CO、HCO和SO等離子;有Br、I、F等微量元素;有含量極少的Ra、Rn等放射性元素;還有大部分呈膠體狀態的有機物以及懸浮固態顆粒。它們隨環境條件的不同,含量也不同。各種水體的水質是不相同的。
   一般說,河水的成分取決于流經地區的巖土類型以及補給源。雨水補給的河流礦化度一般較低,融雪補給的略高,地下水補給的最高。世界上除內陸、雨量較少地區的河流為強或高礦化度水以外,大多數河流都為中等礦化度水。河水中主要離子的含量多為Ca2+>Na+,HCO>SO>Cl-。中國有不少河流的河水中Na+>Ca2+。
   湖水的化學成分比河水簡單,但與生物活動有關的元素和化合物,濃度變化較大。在自然情況下,由于氣候的變化或長期鹽分平衡發生變化,會引起湖水性質發生改變。淡水湖或低度鹽水湖的基本離子,大多為Ca2+>Na+ ,HCO>SO>Cl- 的類型;而高度咸水湖的特征則主要為Cl->HCO。
   地下水中溶解的物質比河水多,而且往往混合程度弱,不如地表水均勻。地下水多呈現弱酸性、中性、弱堿性反應,pH值一般變化于5~9之間。地下水的含鹽量一般隨深度而增大,離子組成從低礦化度的淡水類型轉化為高礦化度的咸水類型,中國各盆地地下水化學成分從淺處到深處,礦化度逐漸增高,水化學類型由重碳酸鹽型過渡為硫酸鹽型及氯化物型。
   海水的化學組成異常復雜,溶解在海水中的化學元素絕大部分呈離子狀態存在。由于海水體積大,又能很好混合,局部條件對海洋整體影響較小,因而主要離子含量有一固定程序,各種離子間數量比例關系較為恒定。雖然現代海水平均含鹽量大體一致,但不同海區、不同深度有所差異。
   不同的用途,對水質的要求也不相同。飲用水的水質要求較高,對水的物理性質、總礦化度、總硬度、細菌和有害物質的含量等都有較嚴格的規定。
   各種工業對水質的要求也不一樣,如紡織工業不能用硬水;造紙工業忌用含鐵量過多的水;平爐或高爐的冷卻水若有大量懸浮物會堵塞冷凝器;蒸汽鍋爐使用硬水會產生鍋垢。灌溉用水要求水溫與土溫接近,水質含鹽量應低于臨界礦化度。如水中可溶鹽類增加,會引起土壤鹽分的累積,引起土壤鹽漬化。
   大型水工建筑,給水質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新問題,如對水庫、運河、被改造后的河流的水質及化學動態的預測等。此外,水質研究對醫學(如地方病的防治)、礦業等都有重要價值。隨著經濟的發展,天然水遭污染,水質變壞,對人類健康及水生生物造成嚴重危害,已引起世界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

水質監測

  各地區應對地下水水質進行定期檢測。檢驗方法,按國家標準GB 5750《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執行。
   各地地下水監測部門,應在不同質量類別的地下水域設立監測點進行水質監測,監測頻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豐、枯水期)。
   監測項目為:pH、COD、BOD、SS、氨氮、硝酸鹽、亞硝酸鹽、揮發性酚類、氰化物、砷、汞、鉻(六價)、總硬度、鉛、氟、鎘、鐵、錳、溶解性總固體、高錳酸鹽指數、硫酸鹽、氯化物、大腸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區主要水質問題的其它項目
Huatron 華創 精準可靠 追求卓越
AWS EXPERT Win together with cooperation
關于華創 產品中心 解決方案 友情鏈接 全國免費售服熱線
企業簡介 Overview
產品定位 Strategy
發展歷程 History
企業團隊 Team
企業文化 Culture
傳感器與檢測儀
測量儀器與設備
氣象生態環境站
集成觀測系統
氣象水文(HydroMet)
生態環境(EnviroMet)
交通天氣(TacMet)
農業氣象(AgroMet)
海洋觀測(Marine)
智慧城市(Urban)
公共健康(SafePub)
工業能源(InduMet)
WMO世界氣象組織
WMO·世界天氣信息服務網
HMEI·全球氣象水文企業協會
中國氣象科普網
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
中國采招網
400-610-1880
北京市豐臺區海鷹路6號院11號樓西

華創氣象環境監測設備
京ICP備09059701號-1© 2003- 2025北京華創維想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首頁 | 聯系我們 | 服務平臺 | 服務坐席 京公網安備110106070028號